感悟人生
【威尼斯游戏手机版奋斗者】陈伊利:项目一线是最好的“练兵场”
更新时间:2020-5-7 浏览次数:529
更新时间:2020-5-7 浏览次数:529
八年 ,六十多个项目。北至秦皇岛,南至三亚 ,东至江浙地区,涉及港口、桥梁 、铁路 、公路 、水利等领域 ,多年的一线历练早已让这个90后小伙子褪去青涩 ,成长为公司的技术能手 。他是威尼斯游戏大厅奋斗者陈伊利 。他说:项目一线是最好的“练兵场”。
拥抱大海
2012年6月 ,大学刚毕业的陈伊利加入威尼斯游戏手机版公司 ,从此便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 。陈伊利说他还清晰记得第一次见到大海的情景 。当时他刚到公司不久 ,被派去海南陵水参加一个勘察项目 ,他透过车窗向远方望去 ,一条深蓝色的线映入眼帘 ,心里一直疑惑那是什么 ,直到下车走在沙滩上才恍然大悟:这就是大海 !项目施工点就位于沙滩外侧 ,干净的沙滩、清澈的海水带给他的新鲜感 ,早已将旅途的疲惫冲走。
虽然此前有铁路 、公路勘察的实习经验 ,但刚接触海上勘察时 ,陈伊利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 。由于潮汐 、水流 、涌浪等多种因素影响,海上作业比陆地作业更为复杂 ,难度也更大 ,陈伊利说他们的作业平台有好几次险些被台风刮散架 。长时间在海上暴晒也是对他的一大考验 。“脸、脖子 、手臂 、腿……身上能暴露的部位几乎都脱过几层皮 ,像薄纸那样可以一整片撕下来 。”陈伊利记得 ,2013年底老家湖南已经下雪 ,而海南还是酷热,他在项目一线被晒成了“黑炭” 。

陈伊利在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
海上作业远比想象中艰苦 ,吃住基本都在船上解决 ,陈伊利说他最长的一次在海上呆了整整两个月 。刚开始在船上睡觉会感到烦闷 ,不久就适应了这种摇晃的感觉 ,甚至后来每次躺在床上感觉整个大地都在摇晃 。在海上 ,工作之余各有各的消遣方式 ,陈伊利最喜欢找个安静的地方看书 。这个略带书生气的小伙子,只要出海就会带上《人类简史》这本书,虽然已经反复看了很多遍 ,但再一次翻开又会有全新的思考和收获 。
勘察海洋
对陈伊利而言 ,出海已是常态,一年差不多有一半时间在海上 。海上作业有太多不确定性,必须通过手机 、电台广播等方式密切关注海况 ,提前计划 ,防范风险 。尽管如此 ,陈伊利还是遇到过多次危急情况 ,所幸最后都能化险为夷 。
一个夏天的深夜,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 ,突然刮起风暴 ,船只在海浪中不停摇晃 。当时陈伊利和同事们正在船舱休息 ,原计划第二天一早航行至下一个孔位继续作业 。剧烈的晃动把大家都晃醒了 ,海浪似乎越来越大 ,已经将甲板打湿 。他们想返回港湾避风,但周围都是渔网 ,起锚回港也不安全 。好在船长经验丰富 ,启动船只对着风浪风向行驶 ,尽量保持船只不偏离原地太远 。就这样 ,船只对抗着风浪开了一整夜 ,直到天快亮时海况才逐渐好转 。
浙江项目是陈伊利参与的离陆地最远、海域最深的海上勘察作业 。他记得项目组第一天出海作业时 ,由于涌浪大、船只尾气重等原因 ,几乎所有组员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晕船反应 。当天晚上 ,陈伊利的喉咙就开始发炎 ,疼得几乎无法说话 。为了不耽误工作 ,他在附近岛屿开了点消炎药 ,就马上投入到岛屿地质调查中 。当时由于受天气影响轮船停航 ,陈伊利和组员们在岛上被困了十几天 。
八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一线经验 ,陈伊利已经熟练掌握了水运勘察工程规范与标准以及各种场地环境 、海况 、地质条件下的作业技巧 ,遇到各种突发状况都能沉着应对。

陈伊利对刚取出的岩心进行编录
奋斗不息
2019年初 ,公司选派陈伊利带队外出学习土地规划业务。面对全新的业务领域 ,陈伊利需要重新学习专业知识 ,除了掌握外业作业方法外 ,还要认真研究相关报告的编制 。由于时间紧 、任务重 ,陈伊利和同事们经常晚上10点才能下班 ,周末基本也没有休息时间 。“工作强度虽然大 ,但收获也多。”到5月份回公司前,陈伊利已经能够熟练编制报告 ,并能够独立负责土地规划方面的项目 。
去年5月份到年底 ,陈伊利共带队完成8个勘察项目 ,由于项目一个接一个 ,陈伊利的团队基本是完成一个项目马上奔赴下一个项目现场 ,白天进行外业作业 ,晚上加班编制上一个项目的报告 。陈伊利喜欢钻研技术 ,也乐意向“勘察新生”们分享经验,在他的帮助下 ,组员成长得很快 ,有几个已经能独立编制勘察报告了 。
“最直接的收获自然是专业能力的提升 。”陈伊利从普通技术员成长为独挑大梁的技术骨干 ,还获得了公司首批股权激励 。常人眼中艰苦的海上勘察工作 ,乐观的陈伊利却把它形容为“旅行式”的生活体验 ,他和他的伙伴们在这片蓝色海洋书写着自己的奋斗人生 。

工作之余 ,追逐落日余晖